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十课(2 / 5)

攘夷’,实际上尊王攘夷也是管仲给齐桓公出的主意,也正是因为如此,齐国才成

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。那么,我就说一说齐桓公和管仲之间的事吧。】

【当时的齐王、齐襄公无德,齐国公子出逃避难,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也正在其中。后来齐襄公被刺杀,齐国内乱,在外的公子就踏上了回国之路,争先继承王位。公子小白轻车简行,公子纠则是由鲁国军队护送,管仲就在公子纠手底下做事。】

李晓诗边念边点头,心里道:小白……名字真的还挺可爱的。

【为了争王位,公子纠派管仲截杀公子小白,管仲领命而去,设下埋伏,射中了公子小白。见公子小白已死,就回去复命了。但公子小白并没有死,他……他装死。等管仲走后,他星夜兼程回到了齐国,继任了王位。】

齐桓公:...不是,这用词怎么听着怎么怪呢?

管仲倒是没在意这些,他还沉浸在李晓诗提出的新概念中,在记自己的灵感。

【齐桓公继位,想要杀死管仲报仇,但鲍叔牙劝诫了他,说如果你想要治理国家,那么有我可以帮助你,但如果你想称霸,我的才能就不够了,必须要管仲来才可以。于是齐桓公就留下了管仲,不计前嫌,封为了宰相。后来听取了管仲提出的“尊王攘夷”的建议,成功成为霸主。】

李晓诗连连点头:"原来如此。难怪齐桓公是霸主呢,管仲这么有才华,又是改革又是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的,如果齐桓公当初没有容下他,那肯定不会有霸主齐桓公了。"

蒙毅微微一笑,向嬴政行了一礼,退回了原位。

李斯默默出列。【那就由我来说一说楚庄王相关的事情吧。】

看清楚这个人的名字,李晓诗眼睛一瞪,圆溜溜的。李斯,这不是那个谁吗?这次给她讲小故事的成李斯啦?

【楚

国位居蛮夷之地..】

李斯第一句,就让无数楚国遗民倍感愤懑。但还好,他们不知道是李斯在讲,不然怕是要更生气。

【楚庄王少年登基,楚国内部势力错综复杂,他受到权臣掣肘,不仅没有办法言令朝堂,甚至生命都要受到威胁。所以楚庄王选择了蛰伏。在位前三年,他日日饮酒作乐,颓于朝政,不理国事,也禁止臣子谏言,否则就杀,由此迷惑外人,实则在暗中做着准备。】

【直到有一日,伍举觐见楚庄王,说要给楚庄王讲个故事。他问楚庄王,楚国山上有一种鸟,长得华贵美丽,但它在山上停了三年不飞,请问这是什么鸟。楚庄王笑答:这不是普通的鸟,这种鸟虽不飞,但飞必冲天,虽不叫,但叫必惊人。】

【之后,苏从觐见,冒死劝谏。楚庄王觉得时候已到,于是开始整顿政事,肃清内政,外攻他国,成为霸主,一鸣惊人。】

对于吹别国君主,李斯原本也是不惧的,毕竟他家陛下这心胸,自从用他们起就不会对他们有怀疑,但问题是有个秦二世胡亥矫诏登基的事在那里放着,他不虚不行啊。这会儿硬着头皮把一鸣惊人

的典故说了,就忙不迭退了回去。

李晓诗看不见他是什么表现,但对这故事听得倒是津津有味。一鸣惊人她知道,但不知道竟然是这么一回事,果然,历史其实很好玩。

而其他人听着李斯说话的时候,都在心里琢磨着晋文公和秦穆公的事迹,挑挑拣拣,准备先选好事迹后再向他们陛下报名去向李晓诗讲述。

眼见李斯说完,王翦悠悠站了出来,晋文公嘛,退避三舍,这很好说的。只是还不等他开口,小天幕上,李晓诗的声音就传了出来。“嬴稷——嗯,我要怎么称呼你呀?”“噢噢好的,嬴稷哥哥,你说你要给我讲秦穆公吗?好呀,谢谢你!”

王翦:"...

秦朝众臣:"....

王翦收回了迈出半步的脚。

从听到那个名字开始,嬴政就抬了抬眼,眸子锁着屏幕里的李晓诗看了一会儿,然后不露痕迹地转开了视线。

嬴稷,秦昭襄王,他的曾祖父。

在明知道李晓诗叫他嬴政哥哥的情况下,还要让李晓诗叫自己为哥哥吗?嬴政:"……"

好吧,

咳,身为子孙,不好多妄议曾祖的事。

嬴稷却很高兴,这天幕本就是个稀罕东西,虽然他们没弄明白该怎么升级突破,但这不妨碍和天幕说话啊。

尤其是这神了吧唧的小丫头还乖乖听话,叫喊兄长就喊兄长。他大大方方说起了秦穆公的事。

【穆公之所以是霸主,除了任贤才、征西戎这些已经被人熟知的事情以外,还不得不提的有一件事、不,严格来说是三件事。】

听李晓诗念出这段话,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的人就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气,其中以晋国的人更为尤甚。

——不要脸!

就知道拿这些旧事出来吹自家人!

而且说趣事,随便说点典故就行了,非要说这种事?秦晋之好的典故不是更适合给她听吗!!李晓诗很捧场:“哪三件事呀?三件事为什么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