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北岸>武侠修真>从1987开始> 第1387章 真服了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387章 真服了(1 / 2)

乔勇说道:“种蘑菇我更不懂,就算你们的成本占一半,一个棚子一茬的净收入算一万五,你刚才说种了四茬,也就是说你们基地两百多个棚子三个月的净收入达到一千多万?”

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啊。

一个几千上万工人的国营大厂一年的利润有这么多吗?

几百亩地赚这么多,都可以说是点石成金了。

虽然他知道,李文朝没有在他面前说谎的必要。

但他还是有点不信。

钱啥时候这么好赚了。

李文朝说道:“一千多万肯定有,烘干和做成罐头比卖鲜菇利润还要高。”

叶萍萍做的蘑菇罐头一瓶里面蘑菇的净含量只有三百克。

批发价6块多一罐呢,比肉罐头都贵。

做成罐头是增加了成本。

可各种费用加起来,一罐最多加上一块钱。

十斤鲜菇能出一斤干菇,干菇卖到60一斤。

卖鲜菇是最不赚钱的,还得连夜送到各个城市。

乔勇说道:“易兄弟,我跟着你种蘑菇算了,还有,你种几个月蘑菇都能收入一两千万,你至于追到帝都吗?”

自己小看易飞了啊。

还以为他每年也就赚个几百万,主要是他妈妈有钱呢。

早知道他这么有钱,当初就不应该给他那么多东西。

他是个聪明人,还真能跟自己翻脸?

真翻脸,真推到候金学身上。

易飞说道:“那是两码事好不好?乔大哥,你想种蘑菇可以啊,我不让你跟着我干,我把全套技术教给你,你在帝都郊区弄个几百上千亩地,一年能也收入不少钱,你看我赚这么多钱,没技术,你能种活都不错了。”

草菇这玩意看着好种,其实不然,产量很低。

李文朝刚才的算法每平方米三四公斤。

已经是非常不错了。

不懂的去种,每平米说不定一公斤产量都没有。

还有这玩意不好贮存,唯一能长期保存的方法就是烘干。

这就是他年初着急八慌的承包罐头车间的原因之一,罐头车间有冷库,可以增长保存时间。

方凡前几个月领着一帮人专门培育菌种。

现在不是二十年后。

大面积种植这面积那得建个产业链。

种蘑菇这几年确实挣钱。

原材料便宜、人工便宜,蘑菇的价格却贵的离谱,甚至比二十年后还贵。

但二十年后人工、原材料都翻十倍不止。

搞不好,那时候种蘑菇得赔钱。

这就是这个年代的福利,除了生活必须品,啥玩意都贵的离谱。

后来,总有人说八十年代的一百块钱相当于三十年后的多少钱。

还讲得头头是道。

其实没多大意义。

时代不同,生活的标准不同,不能直接横向比较。

乔依说道:“哥,你是只看到别人挣钱,没看到别人付出,丽飞生物技术公司有自己的研发中心,前段时间,还研究出一种新菌种的人工栽培技术,你还以为像农民种地一样,扔地上都能赚钱呢。”

她不懂种蘑菇。

但也知道,如果简单的话,这玩意就不值钱了。

技术才是重要的。

丽飞公司从免费推广技术中,赚取一千多万的利润,以为市府不知道吗?关副府长可不傻,丽飞赚了钱,他一样得感谢易飞。

这就是技术的重要性。

乔勇拿起酒瓶,给易飞和李文朝倒上,给自己也倒了一杯。

他举起杯,“兄弟,我算是服你了,我敬你一杯。”

自己如果有这本事。

谁他么的还去做那些乱七八糟的生意。

妹妹还是有眼光的。

死皮赖脸的加入丽飞公司。

易飞举起杯喝了,“乔大哥,说实在的,搞农业目前是最不赚钱的,风险还大,就说我那两百个大棚,回头你去看下就明白了,如果冬天连续下半个月雪,或者说连续半个月都没晴天,那基本上一个冬天就白忙活了。”

无论科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,农业都摆脱不了看天吃饭的境地。

自然界的力量大巨大了,有些完全是人力不可抗拒。

真赶上了,真没办法。

乔勇翻个白眼,不想理易飞。

他弄几百亩地,一年收入了两三千万,然后说弄这个不赚钱。

搞得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北方的冬天,哪有连续半个月不见太阳的时候。

你嚷着免费推广,然后挣了一千多万,说搞这个不挣钱。

乔勇都不知道干什么赚钱了,赚多少钱算赚钱。

丽飞电器公司、丽飞服饰公司得挣多少钱?

他么的,人比人气死人。

李文朝又简单向易飞说了余家岭的情况。

张如泉一直余家岭研究发酵技术,三道长也早去了余家岭。

金银花第一年就会开会,虽然进入盛华期需要两到三年,但总要教给村民如何采收。

香菇和山洞里种值的双孢菇都开始采收,同样也是一部分卖鲜菇,一部分干制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