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北岸>都市言情>重回1981小山村> 93:疏通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93:疏通(1 / 2)

一路往回走,不时遇到扛着锄头出来放秧田水的村民,到家几人已经成了落汤鸡。

周怀安拄着木棒上了阶檐,周母忙收了几张干帕子递给几人,“老幺,腿没事吧?”

“没事,就缝了几针!”

几个孩子从堂屋出来,“妈,幺婶,买糖糖没有?”

李秋月瞪了周小茹一眼,“哪个说天天吃糖的,吃多了牙齿要长虫子!”

“……”几個孩子见没好吃的,瘪了瘪嘴,回去抓子玩去了。

杨春燕和李秋月把背篼里的杆秤,砍刀还有肉取了出来,“妈,还有三四斤肉没卖出去,你拿去用盐腌起来。”

周母接过肉和砍刀,“杆秤放那我来收拾,你们赶紧去把衣服换了,省得着凉了。”

李秋月把包放在八仙桌上,“里面是卖苞谷和卖猪肉的钱,你看看浸湿没有?”

“要的,等我把肉拿去挂起来。”

杨春燕扶着周怀安进屋,换好衣服,数出今天要分给赵慧芳三人的钱和卖蜂蜜的钱,“这是蜂蜜卖的钱。”

周怀安拿起数了一下,又数了一半出来,从自己兜里掏出五分钱,“燕儿,这41块4角5是分给二春的,其他的你拿去放好。”

杨春燕接过放好,“你看会儿书,等头发干了再睡,我出去看看。”

“燕儿,”周怀安叫住了她,“卖野猪肉的钱,你打算咋分?”

杨春燕退回去,坐在床沿边,“你不说我都忘了。你打算咋分啊?”

周怀安想了想,抬头看着她,“燕儿,那天要是没大嫂她们帮忙,我俩肯定都要受伤,那些钱平分咋样?”

“那就平分!”杨春燕起身朝外面走去。

周母在堂屋整理今天卖的钱,看到她有些担忧的说:“老二两口子和慧芳他们,上山去拿你们昨天藏在山里的草药去了,到现在都没回来。”

杨春燕劝慰道:“别担心,他们可能在山上挖那几窝葛根,过会儿就回来了。”

“这么大的雨,我就怕他们又遇到啥子东西。”

“不会的,你就放心吧!”

周母点点头,“你堂姐来找过你,你们在路上遇到没?”

“遇到了!她听说怀安把牛追下坎摔死,来问问的。”

这时,周怀山和李秋月戴着斗笠提着锄头从后院走了过来,“妈,雨太大了,我去帮老汉放秧田水,后山那些地里的垄沟也要疏通疏通。”

“我穿了雨衣和三嫂一起去。”杨春燕忙起身回屋穿雨衣。

周怀安靠在床头见她回来,“要出去通垄沟啊?”

“嗯!”杨春燕打开箱柜,从里面拿出一套黑乎乎衣服套在身上。

周怀安看后,“这种雨衣方便。”

“嗯!以后给你也做一套。”

杨春燕穿上筒靴出门,李秋月看到她身上的雨衣羡慕的说:“燕儿,你还有雨衣啊?”

杨春燕拍拍身上的雨衣,“是我妈用麻布浸了桐油做的,等空闲了,我们也做。”

“好。”两人扛着锄头去了后院,开门就看到赵慧芳三人背着背篼狼狈的走到了后门口。

杨春燕忙让到一边,“大嫂,你们赶紧回去,妈刚才还在担心你们。”

赵慧芳走进院子,“你俩去通垄沟啊?”

“嗯!那些首乌藤还在么?”

“首乌藤还在,千根草、地锦草、车前草还有蒲公英就剩下一点,肯定被野兽吃了。”

张秀香走进来,欢喜的说:“春燕,我们把那几株葛根都挖起来了,最少有两百来斤。”

“不错哦!你们赶紧回去换身衣服,我们去山地。”

杨春燕和李秋月到了山地,只见垄沟里已积满了水,忙把地缺刨开,将沟里堵着的泥块挖到一旁,使垄沟里的水能顺畅的流动。

风雨将苞谷杆和高粱秆吹的东倒西歪,边上的还倒了一些,两人又捡了些树枝将它们扶起来绑好。

李秋月抹了一把雨水,“贼老天,不下雨的时候就几个月不见一滴,一来就是大暴雨。真是旱的时候旱死,涝的时候涝时。春燕,你说咱们这咋就没有雨水调匀的时候啊?”

杨春燕记忆里风调雨顺的时候真的很少,就算是三四十年后,干旱的时候照样看着庄稼干死。

“我记得队上开会让大家挖蓄水池,我觉得可以等忙过了,在坎下挖几个蓄水池,干旱的时候还能应付一下。”

“那东西没多大用,我娘家早就挖过了,天旱起来池子里的水要不了多久就干了。”

“不是那种水塘蓄水池,就像家里的粪坑,里面用水泥糊上,上面盖上石板用水泥糊了,留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,水蓄满了用的时候抽开放桶里就行了。”

“那得花好多钱哟,水泥好像也要五六块一包了吧!”

“是要花点钱,但砌一个大点的蓄水池可以用不少年了。总比干旱的时候看着苞谷、洋芋干死的好吧!”

“这倒也是,干死了没吃的就要饿肚子。”

两人走在田坎地里,泥巴被水泡涨后,踩下去抬脚就是一脚黄泥。鞋子上的泥巴比鞋底还厚,沉甸甸的,走起路来还打滑。

李秋月用锄头刮掉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