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北岸>都市言情>重回1981小山村> 第451章 453:三嫂子心眼真多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51章 453:三嫂子心眼真多(1 / 2)

第451章 453:三嫂子心眼真多

周父提着一筐莦子花草进了后院,“春燕,把猪食倒锅里热起来,我把猪草剁了倒进去烫熟了喂猪。”

“哎!”杨春燕舀了几瓢猪食在锅里,又把潲水舀了几瓢进去,“你先去吃饭,等会儿我来剁猪草。”

“几下的事,等你做啥!”周父抓了一把猪草‘嘭嘭嘭’地剁了起来。

等他剁好,三代人刚坐下吃饭,赵慧芳端着陶钵走进了院子,“春燕,我蒸了些包子、馒头趁热乎乎的快来吃。”

“我煮了洋芋糊糊,一起吃?”杨春燕忙拿了口汤盆出来装包子、馒头。

赵慧芳摇头,“不了,你大哥挑黄泥去了,我得回去收拾,等会儿过来。”

周父拿了一个馒头,“伱问问老大,上次烧的石灰还有么?”

赵慧芳将陶钵里的包子馒头捡出来装盘子里,“还有一筐,已经抬出来放阶檐上了。”

杨春燕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,芹菜猪肉馅的,皮薄馅多一咬一口肉,“好吃!”

“喜欢吃下次我又做。”赵慧芳高兴的端着陶钵走了。

吃好饭,老爷子就帮着喂猪去了。

杨春燕看了看时间,“都快七点了,昨天小舅和方姐夫怀安刚出门他们就送块菌来了,今天咋还没来?”

“大概是路上耽搁了。”周父提着箢兜出门挑砖头准备砌烤房去了。

他刚走到门口,陈家老表就背着背篼来了,“姑爹,我看到你们村好多人背着背篼上山去了,你们收块菌的消息都传到我们那边了。”

传的这么快?还以为要两天才会传过去呢!

周父惊讶的看着他,“你们那边挖块菌的也多啊?”

陈老表说:“有十几家,都是有亲戚在这边的,我跟老汉儿刚出门准备送块菌过来,看到他们拿着钉耙出门,又赶紧回去上山把位置占好了我才过来。”

他话音未落,杨小雪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,“周叔,不得了了,方田大队全都上山挖块菌去了。志强本来想送块菌过来的,看大伙儿都上山了,不敢耽搁也上山去了。”

杨春燕从灶房出来,“消息咋传的这么快?”

杨小雪笑道:“还快啊?要不是昨天大伙儿都忙着上山,昨天就传遍了。”

“咋整?”周父回头看向杨春燕,“就村里这些烤房还够用,几个村一起烘烤房就放不开了。”

杨春燕也觉得当初想的太简单,忙道:“老汉儿,你去看看刘师傅和木匠来了么?没来的多话请他赶紧来,咱们多请两个师傅赶紧把烤房砌好。顺便喊大嫂她们赶紧过来。”

“要得。”周父应下急匆匆的走了。

杨春燕拿了草垫子出来铺阶檐上,让杨小雪和陈老表把块菌倒出来,赵慧芳三个和罗海丽都来了。

几人刚把块菌按等级挑出来过秤后送到后院,蒋玉五人也到了。

杨春燕忙去了猪圈,见老爷子拿着推屎耙把猪粪往外面的粪坑里推,三只小猪挤在猪槽前,甩着小短尾巴大快朵颐。

“爷爷,你去歇会儿,让我来。”

“不用,扫一遍就好了。”老爷子将推屎耙放旁边那口圈里,拿起用斑竹绑的扫把,“你去抱一捆谷草来,猪窝该换草了。”

“哎!”杨春燕去了隔壁抱了捆稻草铺好,提着从猪窝里换出来的稻草去了院墙跟,将草摊开晾晒起来。

旺财和来福趴在后院门口,不停冲她摇着尾巴。

收拾好猪圈,她又去把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洗了晾楼上,才去了烘烤房。

赵慧芳和张秀香把已经烘干了的小块菌装竹篮里,“两个灶膛一起烧果然快多了,最多到下午这里面的就全干了。

张秀香摸了摸一等货,高兴的说:“明天这批货量有些大哦!”

杨春燕接过竹篮,“再不出货,明天收货的钱都没了。”

“幺婶,有个叔叔给你送酒来了。”周小茹喊着跑了进来。

“哦!是我堂哥来了。”杨春燕急忙往外走,“小茹去喊你老汉儿和大爸二爸过来,帮着卸货。”

“噢噢!”周小茹扭头就跑。

杨为东站在院门口,看到迎出来的杨春燕,笑眯眯的说:“难怪为国说你家这房子修的巴适,明年我也照你这样子修。”

杨春燕笑道:“等会儿去看看我家铺的水管,你更喜欢。”

“为国说了,等会儿一定看看。”杨为东牵着骡子进了院子,“燕儿,我给你提个建议,块菌酒最好泡一年再卖,时间太短口感不好。”

“哦!”杨春燕想起以前在短视频上看到的把酒埋土里的,“酒是不是要埋土里更好?”

杨为东笑着摆手,“哪个说的。酒坛埋土里时间一长,土里的水汽会反渗透进酒坛,到最后酒就成泥水了。”

他顿了一下,继续说道,“我家存酒的地方你也晓得,把酒缸密封好,放靠山砌的那排土墙房里放多久都没事。”

上辈子杨为东家后来开了个酒厂,九几年的时候就搬去市里住。

杨春燕早就把他家存酒的土墙房忘得干干净净,“那我咋办?难不成还得砌一间土墙房子存酒?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